為什麼有高度近視眼的人要定期每半年檢查一次眼底,同時不宜做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(運動員或搬運重物 ... ),避免頭部受傷等。這主要是因為高度近視眼的玻璃體不健康,常有液化變性等改變,為了防止視網膜剝離,平時工作、生活中均要十分注意。高度近視的度數越深,玻璃體及視網膜的改變(格子狀變性、視網膜變薄)也越明顯,發生視網膜剝離的可能也越大。據統計三分之一的原發性視網膜剝離患者同時伴有高度近視。可見高度近視眼發生視網膜剝離的機率是很高的。尤其是頭部過多震動以及重體力勞動和劇烈的運動(如打藍球、跳高、坐雲宵飛車 ... 等),常常會使玻璃體因震盪,而牽引拉扯視網膜產生裂孔,進而造成視網膜剝離。明白了以上的道理,就知道高度近視眼為什麼不宜做劇烈運動了。
目前分類:視力保健 (201)
- Mar 02 Sun 2014 11:05
為什麼高度近視眼不宜做劇烈運動?
- Feb 25 Tue 2014 09:46
高度近視眼近視度數不斷加深的原因有哪些?
高度近視眼,尤其是遺傳性高度近視眼,近視度數往往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,甚至成年後還在持續增加;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兩種影響:
一、先天性遺傳因素的影響:有家族史的高度近視眼,通常在幼兒時期眼球的前後徑即開始變長。上小學時近視度數就已相當深,即使平時很注意用眼習慣,但是近視度數仍在不知不覺的加深,用任何方法治療或控制都難以奏效。這種屬於病理性的近視眼,主要因為患者本人的遺傳因素所造成。
- Feb 22 Sat 2014 09:42
為什麼高度近視眼有時視力矯正不夠理想?
戴眼鏡後矯正視力的好壞與屈光間質(角膜、水晶體、玻璃體)是否透明,角膜是否有不規則散光,視網膜(尤其是黃斑部)有無病變,視神經功能等有關。因此高度近視眼戴眼鏡後矯正視力不好,應當仔細找出原因,一般常見的原因有下列幾種:
一、玻璃體混濁:據報導,高度近視眼幾乎百分之百有玻璃體液化,百分之八十存在不同程度的玻璃體混濁。對矯正視力的影響大小取決於玻璃體混濁的程度,輕度玻璃體混濁,眼前僅有小的黑影飄動,一般不影響視力;重度玻璃體混濁,看遠看近均一片模糊,如同眼前隔著一層霧,視力矯正效果差。
- Feb 18 Tue 2014 10:21
高度近視之後遺症(併發症)
一、飛蚊症:因為眼軸增長而造成眼內之玻璃體變性液化,當玻璃體纖維及水份分離開來,凝聚後的纖維組織就在眼內飄浮形成飛蚊症。飛蚊症是指眼前有黑點飄動,這些黑點可以是點狀、條狀、網狀、塊狀,一個或數個一起出現。一下子有,一下子沒有,隨著眼睛視線到處飄動,看天空或白色牆壁時特別明顯。
二、視網膜剝離:因高度近視眼軸變長,視網膜也因眼軸變長而被拉薄,再受到玻璃體的牽引拉扯,而產生破洞。在正常的眼球內,視網膜與色素上皮應該是緊黏在一起,而兩者間有潛在的空間,當網膜有了裂孔,玻璃體液會經由裂孔滲入潛在空間,就好像璧紙與牆壁之間有水,於是壁紙就會脫落,這就是視網膜剝離。
- Feb 13 Thu 2014 09:48
高度近視眼會遺傳嗎?
形成高度近視眼的原因通常有二:一種是普通近視眼沒有配戴合適的眼鏡(驗光誤差、眼鏡製作不良 ...),或是不注意用眼衛生,用眼習慣差,導致近視度數逐年增加而發展成為高度近視。此種近視一般均在一千度以下,沒有遺傳性,也稱為後天性高度近視。
另一種原因是父母都有高度近視,或帶有高度近視的基因,其子女出生後即帶有高度近視眼,這種近視眼與遺傳密切相關。
- Feb 10 Mon 2014 10:53
高度近視眼球結構上之變化
高度近視(或軸性近視)會引起眼球結構的種種變化,甚至導致嚴重的併發症。常見的眼球結構改變有以下幾種:
一、眼球前後徑變長:青少年時期正是眼球生長發育較快的時期,這段時期學習多,白天上課晚上複習,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,近距離學習時間長,假若沒有適當的休息,過度用眼,睫狀肌過度調節,會造成眼內壓增加,導致眼球前後徑變長。眼球越來越長,近視也越來越深。
- Feb 04 Tue 2014 09:41
高度近視有何表徵?
高度近視眼的主要表徵有以下幾點:
一、遠視力減退:近視度數越高,對遠處物體越看不清楚。患高度近視的兒童,由於視遠處模糊,常常不喜歡到室外去活動,而對看書、繪畫等室內活動的興趣比較大,由於常在室內活動少有機會看遠,因而造成近視日趨加深。
- Jan 30 Thu 2014 15:54
近視眼配鏡後需要經常戴嗎?
這個問題見仁見智,並沒有一定的標準,實際上應以配戴者視自己的工作、學習的需要,屈光度的大小,以及實際的工作
環境來決定。一般認為:
- Jan 26 Sun 2014 10:01
近視眼配眼鏡應注意之事項
一、近視的配鏡應是以最少的度數達到最佳的矯正視力。也就是說假如近視 150 度和近視 200 度,都可以看到視力表上 1.0 的那一行,則配眼鏡時應選用 150 度。因為在人工驗光時多加一點近視度數可能會刺激眼睛看得更清楚,但其實驗光時視力只要達到 1.0 就可以了,當然 1.2 會更好,但絕不要為了追求更好的視力,而任意增加度數,因為看遠越清楚相對的看近就越容易累。眼睛過度疲勞就容易產生近視增加、乾眼症或慢性結膜炎 ... 等慢性眼疾。
二、有輕度散光但不適應者可給予低度矯正。有散光且在加入散光度數後反而頭暈,走路不穩,可適當減低散光的度數。假如降低後仍然感覺不適應,在不影響矯正視力的情況下,也可以不用散光鏡片,等下一次驗光配鏡時再加入散光度數,給眼睛一個適應的過程。
- Jan 23 Thu 2014 10:16
隱斜視
隱斜視是一種潛在性眼位偏斜,也就是外觀看起來正常,能被大腦融合作用所控制,使斜視不出現,並保持雙眼單一視。沒有任何斜視斜位,完全為絕對正位眼的人很少,約占10%左右而已,而近90%的人有隱斜視,大多為輕度水平性隱斜視而且沒有症狀。當有眼睛疲勞或有一眼被遮蓋時,就會出現眼睛偏斜的情況。
簡單的自我檢查法:
- Jan 19 Sun 2014 09:40
頭痛與眼睛(屈光不正)的關係
頭痛的原因很多,跟眼睛有關的頭痛也很多,但現在我想討論的是跟屈光不正有關的頭痛。不明原因的頭痛有部分是跟眼疲勞有關。
眼疲勞是引發頭痛的原因,而眼疲勞又大多是由屈光不正所引起:近視~近視眼的人在看遠時看不清楚,於是就緊皺眉頭用力的看.就會引起三叉神經緊張,於是發生頭痛。遠視~遠視眼的人不論看遠看近,都要使用調節力,也就是要收縮睫狀肌,使水晶體增加屈折力以調整視線焦點.因過度調節而產生頭痛(前額痛)。散光~角膜的彎曲度不是球面形,而是略扁一點的圓柱形,以致看東西時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的清晰度不一致,為了看清楚而需努力的調節,於是會產生調節性的眼疲勞而發生頭痛(兩側太陽穴痛)。
- Jan 16 Thu 2014 10:35
視力的〔遠點〕及〔近點〕
視力看清楚的範圍有分遠點和近點,因為看遠不需用到調節力,所以看遠最清楚的那一點叫做〔遠點〕,看近需要使用調節力,因此在調節作用下,看近最清楚的那一個點叫做〔近點〕;調節遠點與調節近點間的距離,稱為〔調節範圍〕。眼睛看遠點與看近點時屈光力的差別稱為〔調節廣度〕。近點距眼的遠近,亦即調節能力的大小,隨年齡而改變。青年人調節力強,近點很近;老年人調節力減退,近點變遠〔就是老花〕。可以做個試驗:先把筆尖貼近眼睛,再慢慢遠離,直到眼睛看清楚筆尖,測量這段筆尖到眼睛的距離,這就是眼睛視力的〔近點〕距離。
年齡與近點距離:
- Jan 14 Tue 2014 09:47
電腦驗光和人工驗光哪一種較準確
驗光的方法很多,究竟哪一種方法較好,應該說見仁見智。那麼電腦驗光和人工驗光哪一種較準確呢?由於它們的特點不同,只能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選擇。
人工驗光是一種傳統使用的驗光方法,之所以沿用至今,正是因為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證實了這種方法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一個有經驗的驗光師,由於熟練地掌握了這種驗光技術,開出的眼鏡處方可以完全符合患者的需要。尤其是對一些疑難雜症眼病患者的驗光,更可以根據豐富的經驗使患者的屈光達到最佳的效果。但這種方法也有影響其準確性的因素;首先需要較長時間的學習和操作才能掌握好技術,其次需要經過一些複雜的檢查過程才能決定眼鏡處方。因此,如果技術不熟練,就會影響驗光的準確性。
- Jan 11 Sat 2014 09:34
眼睛的4個敵人~手機、壓力、陽光、三高
- Jan 08 Wed 2014 15:25
為什麼看近會發生視力疲勞
正常的情況下,眼睛不用調節即可看清遠處物體,看近處物體則需要調節;調節的過程是:睫狀肌收縮>水晶體的形狀變凸(變胖)>屈光度增加>看近清楚。
在看近物時除了調節力之外,為了保持雙眼單一視,還需要用到比調節力更強的集合力,意即在看近物時,兩眼球必須向內旋轉(內聚呈鬥雞眼狀),以使兩眼能夠同時注視一物體;在一定的距離範圍內,物體距離越近,眼球內轉的程度就越大,這種現象稱為集合作用(又稱輻湊)。
- Jan 06 Mon 2014 10:05
怎樣及時發現孩子的近視眼
怎樣才能及時發現孩子的近視眼呢?這要先從眼球的發育談起。小朋友剛出生時,因眼球的發育尚未完成,所以眼球的前後徑比較短,是為遠視,視力的發育也不健全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眼球逐漸變長,遠視度數慢慢減少,視力也逐漸增加。在正常的情況下,嬰兒剛出生時,對光線就會有反應,但只會追著眼前的物體看,其視野只有45度左右,且只能追視水平方向和眼前18 ~ 38公分的人或物;出生三個月,視野已經可達到180度,視力大約為 0.012 ~ 0.02;六個月時視力約為 0.05;一歲時約為 0.2;兩歲時,視力約有 0.3 ~ 0.4左右,對遠、近、高、低之空間有不錯判斷能力(角膜在二歲左右時完成發育,水晶體則於五到六歲左右時完成);三歲時也只達到 0.5 ~ 0.8;五歲時視力一般應達到正常(1.0 以上)。新生兒因為眼軸較短,所以有會有不同程度的遠視,這是很正常的現象,一般約在遠視兩、三百度左右,隨著眼球的不斷發育,遠視自然會逐漸減少,通常到七歲左右,度數就會接近正視眼,也就是沒有近視或遠視。到十二歲左右以後眼球就基本發育成熟,能長成和成人一樣大的size。
如果由於眼球發育異常,或有近視遺傳的因素,在此期間就可能影響到孩子的視力。因此儘早檢查視力,是及時發現孩子近視眼(或散光)的最好方法。一般是在孩子三、四歲時開始檢查視力,以免在孩子上學時才發現視力有問題,延誤了治療時機(以弱視而言)。
- Jan 03 Fri 2014 10:30
引起近視眼的原因
造成近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遺傳和環境;高度近視通常和遺傳有關,可是大部分的近視是和環境有關。青少年時功課壓力沉重,閱讀時不注意眼睛的衛生,如照明不夠亮,用眼姿勢不正確,閱讀寫字距離過近,連續幾小時不休息等。使睫狀肌和眼外肌經常處於高度緊張狀態,睫狀肌持續收縮,形成調節痙鑾,視力疲勞,進一步發展而使眼球的前後徑變長,使得近視增加。
〔猴子實驗〕證明了近視大部分是環境造成的~~把小猴子分三組飼養:第一組放養於野生動物園有充分的空間讓猴子活動,一組飼養於大約學校教室大小的實驗室,第三組則養於四十公分見方的布幕內,根本無法看遠方。經過一兩年後,發現長期在室外生活的猴子幾乎都沒有近視,養在實驗室中的則有少數得到輕度近視;至於關在布幕內的猴子,卻大部分變成高度近視。
- Jan 01 Wed 2014 15:15
失明危機警訊要注意
這是以誇張的手法拍出乾眼症嚴重的後果,輕忽的話是有可能引起失明危機。
黑眼珠呈綠色是因為點了螢光劑,在紫外燈照射下觀察淚液分布情形,出現黑線條就代表淚液的破裂點。正常情況下淚液應分布在整個黑眼珠上,當出現破裂點時即表示無淚液,但是應先確定破裂的時間,假如在10秒以下淚膜就破裂,那就是乾眼症,超過10秒以上就不用擔心。
- Dec 16 Mon 2013 09:53
雷射 無法解決高度近視的後遺症
- Dec 16 Mon 2013 09:49
頭痛、夜眩光 近視雷射4成有後遺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