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03-03 08:59:08 聯合報 記者李蕙君/台東報導
台東林姓婦人因讀國中的女兒眼睛紅癢,自行到藥局買眼藥水使用,半年後女兒視力模糊,最近頭痛、眼不適就醫,才知罹患嚴重青光眼,左眼視力只剩0.1。醫師表示,該眼藥水含超強類固醇,副作用「摧毀一名女孩的視力」。
2016-03-03 08:59:08 聯合報 記者李蕙君/台東報導
台東林姓婦人因讀國中的女兒眼睛紅癢,自行到藥局買眼藥水使用,半年後女兒視力模糊,最近頭痛、眼不適就醫,才知罹患嚴重青光眼,左眼視力只剩0.1。醫師表示,該眼藥水含超強類固醇,副作用「摧毀一名女孩的視力」。
2015-11-23 02:44 聯合報 記者黃安琪/台北報導
醫師指出,據統計,國內乾眼症一年就醫人口多出八至十萬人,以常用3C產品的廿到廿九歲族群,及五十歲後更年期女性居多,全台約有一百八十四萬乾眼族。
2015-10-07 14:32:59 聯合晚報 記者陳麗婷/台北報導
台灣學生近視比率高,年輕人近視至少80%以上,其中青少年近視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占20%,幾乎高居世界第一。奧比斯基金會表示,除了閱讀時光線不足、近距離看書、手機等3C產品,研究發現少曬太陽也是造成近視的原因之一。
2015-10-02 02:44:48 聯合報 記者黃安琪/台北報導
3C產品已成日用品,導致國內「眼忙族」愈來愈多,使年輕人有雙「老眼睛」。眼科醫學會公布最新國內護眼趨勢調查,國人每天平均盯著3C螢幕長達八點四小時,近四成壯年更超過十一小時,用眼過度和錯誤用眼,小心俗稱眼睛少年白的早發性白內障提早報到。
2015-07-23 09:39:19 聯合報 (記者范振和)
「你怕光嗎?」「你看東西會有疊影現象嗎?」小心白內障找上靈魂之窗!門諾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洪世明建議民眾及早求醫,免除日常生活困擾。
2015-08-15 01:59:10 聯合報 記者修瑞瑩/台南報導
台南市1名6歲男童在暑假期間,從早到晚盯著平板電腦玩遊戲,最近被家人帶往眼科就醫,發現近視已600度。醫師表示,長時間盯著平板或手機,對幼童視力傷害相當大,家人在暑假期間應該特別注意,提醒孩子避免。
長時間滑手機,不僅影響視力,也可能造成眼皮提早鬆弛,年紀輕輕即呈老態。
高醫整形外科教授賴春生指出,以往退化性眼瞼下垂患者至少都在55歲以上,但近幾年出現愈來愈多三、四十歲患者。
有人在奇摩知識+上發問:[想要視力維持良好,該怎麼做?]
這位仁兄說他最近視力不太好,因為他很愛滑手機玩遊戲…想請問有人可以告訴他該怎麼做能夠讓視力維持良好嗎?
沒想到最佳解答居然是要他去吃保健食品。
硬式隱形眼鏡由於直徑小、不會變形,所以很容易戴進眼內,而且用吸棒也可以很輕鬆的取下來,所以本文是以軟式隱形眼鏡如何戴與摘為主。
其實網路上youtube內就有如何戴與摘的影片,看起來非常簡單(確實也很簡單),但就是有人實際要戴(或摘)時卻困難重重。有鑑於此,所以我再在這邊稍微再補充一些小訣竅,希望能幫助那些快要絕望的網友們,儘快學會如何戴隱形眼鏡~~
這幾天南部地區太陽超大,剛剛去公園內的圖書館時,看見有一些民眾在公園內騎腳踏車,大人小孩都戴著一付太陽眼鏡。現代人都知道保護眼睛的重要性,但是有些家長可能對太陽眼鏡的知識還不夠多,以為只要是太陽眼鏡就能保護眼睛,所以我常常看到不少兒童戴的太陽眼鏡是路邊攤或是市場買的。雖然現在便宜的太陽眼鏡大多也都有貼上抗UV的"貼紙",但鏡片的抗UV比較常見的有兩種處理方式~~一種是電鍍抗UV膜(成本較高),一種是浸泡藥水(成本較低)。因此,品質比較差的抗UV處理,一段時間後效果可能就退掉了。
現在來說為什麼沒有抗UV的太陽眼鏡對眼睛的傷害特大~~
去眼鏡行驗光,電腦自動驗光機驗完後會吐出一張單子,上面有一些英文字母及數字,通常那是給操作機器的人員作參考用的,所以眼鏡從業人員都知道那些玩意代表的含意。但是假如被驗者只是單純驗光不配眼鏡的話,那得到的可能就只是這一張單子,然後可能就被晾在一旁自生自滅。那麼自力救濟的方法就是想辦法搞懂那些玩意代表的含意,以下列出一些比較重要、需要注意的字母及數字。
例一:
國內外學者研究顯示戶外活動有助降低學生視力不良率,也認同視力也會影響國家競爭力,教育部已提出「控度防盲」對策。但最終拯救視力的關鍵仍在「實踐」,需要家長、老師、學生一起配合。
孩子視力不好,從小就是四眼田雞,許多家長都心有戚戚焉。學生視力不良究竟糟到何種程度?高雄長庚眼科主任吳佩昌指出,高雄一所國中1280名學生,近視 500度以上的就有580人;高中職的視力不良率達到86%,大學生的視力不良率更超過9成,每4到5人間就有1個是高度近視。
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昨、今兩天在高舉辦學術研討會,主軸聚焦「近視病」。高雄長庚醫院眼科主任吳佩昌主持的近視防治團隊研究發現,國小學童每天下課時從事戶外活動80分鐘,一年後新增近視比率減少一倍以上,度數惡化也顯著減少。
吳佩昌說,一般人不會把近視看成疾病,大多當作簡單的屈光異常,配眼鏡就好。但是近年來學子的近視比率更高也更重,近視的併發症愈來愈多,高度近視已是東亞失明的第一位。